桂电要闻

上一篇:下一篇:
热门文章

【高质量发展大家谈】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院高质量发展思路

作者: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3日 11时12分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融媒体中心特推出“高质量发展大家谈”专栏。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大家谈”栏目,一起来看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邹波、副院长(主持工作)伍锡如谈学院高质量发展思路——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高质量发展思路

学院党委书记邹波

副院长(主持工作)伍锡如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三亿官方官网三亿(中国)_三亿(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加强一流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立足学院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学科体系和优势特色,紧密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需求,以仪器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为总抓手,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加强学科内涵建设。

1.构建人才、团队、平台、项目、成果以及奖励“六位一体”的学科创新保障体系。学习借鉴国内重点高校仪器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制定切合学院实际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方案,加快提升学科实力;加大对优势特色学科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

2.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推动专业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工程化。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微电子、传感器等方向重构课程模块,构建从理论到工程实践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编写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学科与专业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机制,促进学科资源向专业教学转化。鼓励教师将人工智能、测控技术、通信、微电子、集成电路、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领域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开设前沿性、项目式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推动科研团队承担课程教学与项目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1.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构建“课程+实践+竞赛+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深入推进智能装备与系统、智能感知工程两个新专业(不仅限于新专业)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工作,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开展为期半年以上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推动企业实践内容与学院课程体系相互衔接与融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推进课程数字化建设,建设一批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广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打破传统学分绩点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质增效。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

人才引进聚焦“引育并重、结构优化、协同创新”,坚持把⼈才资源作为核⼼战略资源,加大国家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提升学科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需求,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学院。

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加强教师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技能、AI赋能教学等培训;组织青年教师智慧教学比赛,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访学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突出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评估教学成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设立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对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科研创新,持续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重点领域,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强团队内部管理,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负责人在人才引进、场地使用与管理、团队经费使用等方面提供自主权。

1.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和帮扶;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坚守军工科研特色,加强与军工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交流合作,主动寻找科研资源和机会,为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军工科研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2.整合学院科研资源,建设一批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加强科研平台管理,完善平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的开放共享水平,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活动,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五、服务地区经济,抢抓人工智能时代机遇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

1.积极推动学院与区内重点企业的交流合作,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积极推进东盟“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广西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找准人工智能发展的突破口,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作出示范,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更好服务广西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

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1.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研究生国际合作交流培养,选派学生前往德国、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家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合作领域。

2.加大国际化办学的招生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提高生源质量。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整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加强国际化教育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开设一批双语课程和全英文课程,提高学院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今后,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凝聚全院共识、整合多方资源,将各项举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奋力在一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实现进位赶超,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