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党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在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有组织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融媒体中心特推出“高质量发展大家谈”专栏。本期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岳峰、院长邓国峰谈锚定教育强国目标 勇担铸魂育人使命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锚定教育强国目标 勇担铸魂育人使命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岳峰、院长邓国峰
《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作为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系统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具备的六大核心特质和八大体系,其中将“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置于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之首,并专章部署“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根本性、战略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枢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肩负着特殊使命、承担着重要职责。
一、明责知位: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职责定位
教育强国的本质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筑牢人才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根本职责所在。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马院要找准三个核心定位:
(一)做马克思主义“根脉守护者”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和“魂”,教育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马院始终把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作为首要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亿官方官网三亿(中国)_三亿(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理论源头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守住教育强国的思想根脉。
(二)做马克思主义“新人培育者”
教育强国的核心是 “人” 的强国,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理论素养的建设者。马院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覆盖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我们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初心,将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让青年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的同时,树立“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三)做马克思主义“实践推动者”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将理论优势转化为实践动能。马院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又引导师生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实现 “理论武装—实践检验—价值转化”的闭环,让马克思主义在教育强国的实践中焕发活力。
二、守正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五轮驱动”育人体系
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关键在“行”。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马院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党建+”引领“五轮驱动”协同育人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先后荣获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自治区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并入选自治区“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获评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
(一)坚持教学为本,筑牢育人主渠道
狠抓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水平。近年来,学院先后有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一流课程。学院教师在历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竞赛中获二等奖4人次,在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广西高校“精彩一课”等各类省级以上竞赛获奖20余人次。指导学生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三等奖1项。
(二)强化队伍建设,培养育人主力军
突破国家级人才空白,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首批国家文化英才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拥有广西八桂学者、广西文化领军人才、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广西青年文化拔尖人才、广西高校思政领军人才、拔尖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广西优秀教师等一批思政骨干师资队伍。同时,强化示范引领,打造金牌教师团队。2023年,学院的“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教师团队入选“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提质学科科研,深化育人引领力
在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2025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院位居全国第116,全国前30%,广西前3。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课题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重大招标课题、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撰写专著和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
(四)发挥专业优势,拓展服务新场域
依托学院13个国家及省部级智库、基地、研究中心、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与智力支持。近年来,成果获得三亿官方官网三亿(中国)_三亿(中国)总书记批示13篇,其他中央领导批示31篇,省部级领导批示260余篇,被中央及省部级单位采用超过900篇。多次荣获中宣部、教育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表彰。承担广西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监控和分析工作,服务广西14个地市、3万多所学校和幼儿园,为广西教育系统舆情应对、校园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理论宣讲服务。近年来,学院党委组织优秀思政课教师创建理论宣讲团,为校内外单位开展专题理论宣讲活动160余场。
(五)优化内部治理,增强学院凝聚力
不断优化内部治理,坚持和完善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同时健全规范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教授治学相关机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马院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系统梳理和完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培育优良院风学风,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潜心钻研、诚信朴实的学术风气,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三、对标未来: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
当前,教育强国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要力量,必须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扛起使命。在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一如既往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党建工作为龙头,学科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
(一)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
要主动对标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要求,梳理清单,明确建设任务,进一步构筑学院“党建+三全育人”新范式,以“五大工程”为内驱要素,持续打造“三个一体化”,进一步夯实“六个方面”大党建内容,辐射“十大育人”体系。要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政治责任。特别是要狠抓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星级”党支部要求,同步推进教工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的特色发展,打造具有桂电马院特色的“党支部品牌矩阵”,力争获得国家级党建“双创”的突破。
(二)夯实教学根基,不断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要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夯实思政课教学根基,不断增强思政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完善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标准化规范评价机制,实施基于学生态度倾向分析的教学反馈机制,全过程跟踪思政课教学效果;建立系统性的专门培训机制,就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案、教育能力等对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示范优质课堂和金牌教师、骨干教师;持续推进教师生涯发展工程,结合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制定生涯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差异化激励机制及培养计划。另外,积极参与学校“大思政体系”建设。主动与职能部门、兄弟学院协同联动,深入挖掘合作契合点,建立联动机制,积极探索构建思政“大融合体系”,挖掘依托社会的思政教育资源,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教学,推进校企融合、校社融合、线上线下融合。
(三)聚焦学科科研,力争实现博士点的历史性突破
对标博士点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梳理任务分解清单,制定激励措施,全面落实相关指标任务。牵头做好“国家安全学”博士点申报建设工作,主动加强与校内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凸显桂电马院特色,打造高原学科,力争实现学院博士点突破。持续在科研工作上发力,打造学院高水平科研团队,按照学院学术论文质量提升(繁星计划)促进办法的要求,落实好有组织的科研,在国家级重大奖项、高端科研项目、高级别决策咨询、高水平论文成果方面继续实现突破;夯实人才支撑,强化人才发展的动态评估和有效激励,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内培外引;持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四)建设数字马院,继续发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智库作用
进一步深度拓展国家级、省部级智库和平台建设,聚焦国家、自治区和地方发展需求,发挥专业优势,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为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与智力支持。积极推动数字马院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教学系列改革,包括AI+思政教育、基于态度倾向的大数据精准教学等,打造数字化思政教学体系;建立学院教学、科研、发展等基本情况及教师画像数字化平台,动态跟进学院总体发展,打造数字化马院管理平台。建好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桂电“新马学堂”网络思政工作室,推动新媒体中心建设,加强学院数字化宣传。
(五)关注师生期盼,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奋进的优良院风
要健全完善学院院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决策、二级教代会等制度,在学院中营造积极的民主管理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秉持三亿官方官网三亿(中国)_三亿(中国)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学院党委班子要率先垂范,坚守初心本色,始终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学院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要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定期深入教研室、实验室、课堂、宿舍,倾听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要以打造“马院大家庭”为目标,倡导师生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不断增强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幸福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三亿官方官网三亿(中国)_三亿(中国)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奋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